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30周年宣传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米乐M6官网首页 >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 30周年宣传报道

【砥砺奋进新征程 扬帆起航再出发】上海城投30年:敢为人先 闯出一条投融资新路

2022-7-20

2022年是上海城投成立30周年。30年来上海城投出色发挥了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历史作用,确保了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安全运行,成功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建设、运营大型企业集团转型。


日前,市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对上海未来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擘画。上海城投创新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和更为广阔的战略舞台。


为进一步凝聚思想、鼓舞发展,特开设“砥砺奋进新征程,扬帆起航再出发”专栏,生动记录上海城投30年来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城市发展大局;始终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为城市生活更美好”而不懈奋斗的光荣历程。

上观同步推出《上海城投30年:闯出一条投融资新路》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仅 2.28 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 6.6 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 1.02 平方米……这是 1990 年上海的真实数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难、住房难、环境污染”三大矛盾,在当时成为阻碍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990 年,中央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1992 年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时又提出,上海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城市要大变样,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但不管是建路修桥,还是改善民生,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按照传统做法,这些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都由政府统包统揽,由市财政拨出。可当时上海市政府财政资金有限,无法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解决“钱”的问题,1992 年 7 月,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应运而生。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城建投融资体制,在上海率先落地。上海市领导在公司成立大会上,对公司的融资工作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希望城投公司的全体职工能够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把上海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就这样,上海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告别了政府统包,走上了一条改革创新的探索之路。




从 1.0 到 N.0 的升级



1992 年,上海城投根据中央支持浦东新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发行了 5 年期、规模 5 亿元的浦东建设债券,这是中国城投债第一单。当时没有人想到,从这一单开始,上海城投此后在全国地方企业中始终保持着企业债发行频率、融资规模的领先地位。

1993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上海市政府委托上海城投发行浦东建设债券


因为此时的上海城投,才刚刚登上投融资的历史舞台,可以说是 1.0 版。从 1992 年到 20 世纪末,上海城投作为上海城市建设的“账房先生”,主要扮演政府性融资平台的角色,以规划费、建设费为杠杆,以政府信用为背景、以公司为法人来募集资金,以支持公共设施建设。上海城投原总会计师孟森刚说:“当时等于政府把钱集中起来,让我们负责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


只是一开始,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由于公司成立之初与城市建设基金管理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融资方式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加之外界对城投这一新来者认识不够,一度制约了融资工作的开展。


好在上海城投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开拓思路,大胆改革,积极为城市建设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不仅依靠政府出资和发行建设债券,上海城投还积极依托国内各大银行开展短期和中长期融资,在 10 年时间里净增加 300 多亿元银行贷款。


敢为人先,上海城投又把眼界放宽,向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如通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融资,解决了合流污水治理工程、内环线高架、杨浦大桥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用款。其中合流污水治理工程利用世行贷款 1.45 亿美元,内环线二期工程利用世行贷款 1.5 亿美元,亚行向杨浦大桥工程提供 8500 万美元主贷款及 7900 万美元国际银团联合贷款。

杨浦大桥


创新不止,上海城投还进一步盘活基础设施存量,引入市政“特许经营权转让”概念。1994 年“两桥一隧”(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打浦路隧道)有期限的部分专营权出让,为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开辟了成功的途径,不仅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找到新的思路和来源,而且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巨额资产从实物形态变为货币形态,作了一次成功尝试。1994 年徐浦大桥工程所需的巨额资金,就来自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的专营权转让。


在上海城投成立后的前 10 年,累计筹措资金 1200 多亿元,投资建成了 40 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三横三纵”、内环线十字高架道路、越江桥隧、自来水与煤气等市政公用事业等工程,有力推动了上海三个“三年大变样”。


但探索的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一场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让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面临瓶颈。


1998 年至 2000 年,由于资金来源方式单一,融资、建设和运营主体的分离,偿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上海城投一度陷入债务困境,原有“借新还旧”的融资模式难以为继,企业面临着困境。


这个年轻的公司,迫切需要一次转型。困境之下,上海城投转变思路,大胆革新,通过一系列新型投融资理念的引入,实现了公司运营模式、投融资模式的转变,开创了投融资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上海城投除了行使融资功能,还承担起了水务、市政、交通领域的投资建设任务,形成以“1+3模式”为特色的 2.0 版上海城投。特别是2002 年中国政府申办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为城投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这个“账房先生”,开始变成了“项目经理”。


一切始于 2003 年的中环线项目,这是上海城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环线项目是上海市第一个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的大型城市道路工程,上海城投不仅承担了筹资主体职能,同时还成为中环线的建设投资主体,像个统筹全局的“项目经理”一样,控制项目全过程。

中环线(浦西段)共和新路立交


不负期待,这位初出茅庐的“项目经理”,把项目完成得很出色。因此,上海市政府决定改变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管理的模式,将投资管理权下放至上海城投。上海城投就此组建路桥事业部,开始从单一的政府投融资平台,逐渐向城市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主体转变。中环线的建设方式,也奠定了上海城投此后承担市政项目的主要方式,即成立独立的项目公司,专款专用,借款用款还款一体化,封闭运行,项目公司同时承担融资与偿债责任。


2004 年,上海城投划归上海市国资委,成为市国资委出资并监管的企业,从而彻底实现了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同年随着上海市政府推行投融资、交通、市政及水务的“1+3”体制改革,明确政府监管与企业经营相分离的领域范围,上海市政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三家专业投资公司,正式划转上海城投,2005 年上海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以及上海环境集团等资产也划至上海城投旗下。通过这一系列改革,实现了上海城投“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统一,构筑了新型的决策、实施、监督“三分开”的投资建设管理体制。在这过程中,根据市政府决策,上海城投负责城建资金筹措及资产、资金的运作,保障项目资金拨付,负责偿还债务;并和相关委、局等有关部门从各自的职能定位出发,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建设的监管,形成综合监督体系。


可以说,上海城投的每一次转型探索,都伴随着深化改革的大背景。2006 年起,上海大力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上海城投脱胎换骨,形成了路桥、置地、环境、水务四大业务板块,探索政企分离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


此时的上海城投,已经悄然升级到 3.0 版,对旗下重大工程、城市运营、市场经营等各类业务采用分业经营、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有力推动了上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随着市属供排水企业,上海环境集团等单位的整体并入,2007 年起,上海城投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了涵盖路桥、水务、环境和置业四个行业的基础设施产业集团,实现了“政府性投融资主体、重大项目建设主体、基础设施运营主体”的统一,通过总公司和上市公司两个平台,按照公益性行业、准经营性行业和经营性行业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投融资机制,提高了融资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强化了对投融资风险的控制。

1993年1月18日,原水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暨首届股东大会,同年5月18日上市交易,上海城投为原始股东。2007—2008年,上海城投将环境业务和地产业务注入原水股份。2008年4月,原水股份完成重组,更名城投控股


2017年3月31日,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


这一阶段的上海城投,全面实行金融创新策略,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大力引进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保险债权计划结构性融资、信托计划等融资产品,积极运用上市公司再融资功能,为公司筹措成本低、期限长的资金。在这一阶段,上海城投还逐步形成了“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核心、以上海地方银行为支撑、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补充”的合作格局,并配合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开展项目银团贷款。


变革还在不断发生。2014 年国务院发布 43 号文,确立和规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对存量债务进行清理,明确新增政府融资只能通过依法发行地方债等措施。


适应转型时不我待。根据国发 43 号文等文件精神,上海城投在市领导关心下,在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等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配合开展融资平台债务清理工作,厘清政企债务边界,逐笔债务核对来源并落实偿债渠道,建立起集团整体债务的全口径动态管理体系。通过清理,帮助政府合理安排偿债资金,排除企业潜在债务风险,明确市场化项目债务偿债机制,理清了集团的资产负债结构,为企业市场化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很快,2014 年 11 月,上海城投就进行了体制改革,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由企业法人转为公司法人。上海城投由此成为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大型功能保障类集团公司,这一转变使得城投能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与公司的管理边界更加明确。


在具体架构上,依照现代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和上海国企改革20 条, 集团层面设立执行董事和总裁,与党委书记分设。在子公司层面相继成立了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三大专业集团公司,将集团的路桥板块、水务板块和其他资产分别装入,设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母集团专注于战略决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控,子集团则在专业领域发挥战略实施和日常营运职能。


崭新的体制下,上海城投开始了新的探索。一方面通过创新融资工具, 发行储架债和各类中短期票据产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探索资产证券化, 降低了融资成本,拓宽了融资渠道,使得公司拥有充足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从而实现持续的内生增长。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集团内部金融机构, 成立环保金服,设立财务公司,以产融结合的方式为投融资业务引入新的活力。

上海城投成功发行2019年首期优质主体企业债券


不断探索进步中,上海城投本质始终未变。其区别于其他投资公司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以政府政策为主导,能够更好地体现政府意图和政策导向。上海城投的投资行为绝不以逐利为唯一目的,而是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在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在集聚巨额项目资金、与政府各部门建立协调的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够较好地发挥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引导力和控制力。加上市场化运作手段,就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 30 年的发展中,上海城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决策部署下,始终立足上海、服务上海,始终坚持政府投资公司的定位不变,始终坚持履行“确保重大工程建设、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的主要职责不变,始终坚持担当城市建设主力军和安全运营子弟兵的角色不变,严格履行交通设施、供排水设施、环境设施的运营服务职责,为上海提供一流的城市公共服务。


行路至此,上海城投完成了投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筹资渠道由行政到市场、投资管理由间接到直接的转变,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格局。未来,上海城投还将在这条投融资之路上继续开拓,创造更大的辉煌。




那些与“钱”有关的事



筹措资金满足上海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上海城投成立之初最大的任务, 用大白话说,就是“找钱”。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上海城投借助整个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东风,采用了各种可行的融资方式,使用了几乎所有可用的融资工具,更在投融资上进行着不断创新。


以青草沙原水工程为例,引入保险资金,就是一次融资创新突破。青草沙原水工程投资总额达 170 亿元,其中有 40% 的建设资金来自政府的财力支持,其余资金由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八家国有银行组建了一个项目银团,承诺提供 108 亿元建设资金支持。但 2007 年时银行利率比较高,城投班子讨论后决定与泰康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泰康—上海水务债权计划”,向保险公司定向募集资金 20 亿元,同比银行利率下调 20%。

青草沙水库


这是中国保监会批准的第一个完成资金募集的保险债权计划,也是中国保险资金进入上海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的第一单,为上海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这样的“第一”,贯穿了上海城投 30 年来的投融资之路。


2008 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选择上海城投作为国内首家发行中期票据的城投类企业,这是城投融资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2011 年,上海城投第一期短期融资券,这是完成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整顿后首批获批的城投类企业融资产品。


2013 年,上海城投第一期境内美元中期票据,也是国内地方企业的首单境内美元中票。


2014 年,上海城投第一期永续中票创下了四个“第一”:上海地区首单永续中票;国内第一单计入债性的永续中票;银行间市场首单城投类永续中票;业内第一单最低利率发行的永续中票。


诸多“第一”的背后,是上海城投三个“多元化”的成果。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正是这样的开拓进取,才使得上海城市建设财政一度“捉襟见肘”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


融资主体方面,对于公益性项目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自然垄断性经营性项目,由上海城投受政府委托作为投融资主体来进行投资,而部分竞争性、经营性项目,则引入市场中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作为投融资主体来进行投资,在引入资金的同时提升了运行效率。


融资渠道方面,上海城投根据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特点,适时选择融资渠道。在 90 年代初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注重拓展城市资产资本化融资渠道,如土地批租和特许经营权转让,以及利用外资等。随着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工具的丰富,转向以依托商业银行贷款以及直接融资为主。在资本市场壮大之后,又推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利用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


融资方式方面,上海城投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根据城市建设所需资金的不同期限、收益特点,对接金融机构的各类业务,创新利用各类融资工具,实现债务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


如配合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开展项目银团贷款。上海城投邀请国内最有实力的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作为重大项目的牵头行,负责组建项目银团。根据项目规模,每个银团由 5 至 10 家商业银行组成,为项目提供 70% 左右的建设资金支持,已签署的银团贷款协议累计近 1900 亿元。在项目银团中,改变了过去由总公司大包大揽地提供全额担保的模式,而是按照国际标准的“项目融资”模式,以项目自身产生的现金流量作为偿还银团贷款的主要来源和保障,总公司则在特殊情况下为项目提供现金短缺支持。


再如探索建立集团内部金融机构,以产融结合的方式为投融资业务引入新的活力。2018 年,由城投集团和太保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上海城投环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揭牌。2019 年 12 月,上海城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城投集团财务总监张义澎表示:“城投环保金服公司将致力于成为上海城投面向长三角区域开展绿色金融合作、环保技术交流、知识能力建设多功能的‘国际化’合作平台;城投财务公司将作为全国城投系统首家持牌非银行金融机构,将打造成为集团资金归集平台、资金结算平台、资金监控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四个平台’。两者‘一内一外’为集团业务拓展和管理能级提升提供金融支撑。”


找到了钱,怎么用好钱,就成为了上海城投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这样的思考塑造了上海城投资金工作的核心理念——可持续融资。作为政府性投融资主体、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营主体和重大项目建设主体,上海城投的“找钱”和“用钱”,必须实现安全、持续发展。


集中统一的资金基础管理,是可持续的关键。对于资金工作来说,以安全和效率为核心目标的基础管理至关重要,是可持续融资的基石。上海城投原副总裁王志强介绍:“借到的钱要使用好,我们为此也开发了工具。比如银行授信,我们采用集中授信、分级使用的机制;再如集团的财务部控制整个现金的债务总规模,而项目的各个子公司具体进行操作,利用自己的一套财务分析办法来保证它的现金流。”


统一授信方面,上海城投建立了集团信贷管理体系,对所有企业的银行授信的申请和使用实行“总量控制、分级操作、动态监控”。集团与各银行上海分行建立集团授信关系,确定整个集团的授信总规模,初步确定集团所属各企业和各重大项目可分配使用的授信金额。企业在发生贷款业务时,可以根据集团授信情况,自主地选择在某个银行的某个营业机构办理贷款,但是,贷款金额必须在集团分配的授信规模内。此外,集团授信并不意味着集团对下属企业融资的担保,贷款银行需独立评估该企业的信用情况,以确定是否能够给予贷款以及相应的贷款条件。至 2021 年底,城投集团已落实新一轮“十四五”银企授信金额超过 7200 亿。

2021年6月18日,上海城投与八家银行签署《上海城投“十四五”银企战略合作协议》


统一资金管理方面,公司注重采用科技手段,实现对账户、结算、资金调度等统一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发生。自 2003 年起开始搭建网上银行和集团账户体系,对各级单位的大额资金收付进行动态监控,实现了内部资金调度,有效地压缩了所属企业的货币资金余额和贷款余额,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逐步清理闲置银行账户,在网上银行实行三级授权制度,有效控制了结算风险。2018 年集团资金管控系统上线,实现了账户开变销以及授信和融资的统一流程管理,以及对全量银行账户的监控,进一步提升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


上海城投还建立了债务风险控制模型。从 2009 年开始就以《政府性投融资企业的动力增长模型》为题进行城投公司投融资财务风险测算。当时在国家提出 4 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背景下,投资的增加,必将涉及外部债务融资,导致公司负债水平的上升,加大资金风险敞口。因此,能否在投资增加、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安全范围之内,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公司当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抽取影响企业动力增长的各主要关键因素,并建立模型进行定量化计算,一方面预测公司未来几年不同投资规模情况下的资产负债率变动情况,便于公司更好地安排投资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可找出影响资产负债率的关键变量,进而找出影响这些关键变量背后的各项调控因素,并基于此设计出风险对冲策略,达到控制资产负债率,实现债务风险软着陆的目的。


上海城投还认真研判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走向,在扎实做好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尽可行的年度资金平衡计划,并通过月度预算会议,分析确定当月的资金调度方案,未雨绸缪地调整债务的期限结构,保持现金流量的稳定与匹配。


“找钱”“用钱”,最后当然需要“还钱”。公司领导将之比喻为“这就像老百姓买房还贷,都需要未雨绸缪,不可能到了还钱的时候才开始想办法。”


实际上,上海城投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在不断理顺还贷机制,厘清政府性债务与经营性债务。对于政府性债务,建立了以财政资金为基础,以资产盘活收入和能带来充沛现金流量的优质基础设施资产注入为补充的还贷机制。对于经营性债务,通过做强做实主业带来的未来现金流作为还款保证,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确保实现债务的良性循环。


从上海城投成立之初,上海地方财政就给予了大力支持,政府设计了土地批租、贷款道路通行费等一系列筹资办法,建立了偿债基金,同时将全市建设系统的部分国有资产划作公司资本,为公司负责的新投资项目的资金借、用、还,建立了还贷机制。


2000 年后,经过前期单一融资平台模式下的大规模举债投资,上海城投一度面临负债率高企、融资困难的情况。为此,公司主动开始自身信用管理,降低融资成本,防范融资风险。


上海城投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信用储备”的概念,并高度重视信用资源的储备,积极争取商业银行给予授信。城投承担的许多项目,符合国家战略投资策略和产业发展规划,融资规模大、期限长,为银行所欢迎。而国有银行体量大、合作空间大,也是上海城投所需要的。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城投与各大商业银行总行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授信管理中,保持两个基本比例,即授信总额与总资产之比为 1∶1,实际用信与授信总额之比为 1∶2。这样既可以保证项目建设资金供应,又可以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水平,实现可持续融资。同时,上海城投通过与银行签订循环贷款协议获取即时提款权,可用于迅速弥补流动资金缺口,进一步保证了资金安全。此外,战略合作银行在直接融资产品的承销和认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及一步提升了公司多渠道融资的能力。


公司依托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逐步理顺还贷机制,加强基础管理,经过多年努力,信用等级从 A+ 起步不断提升,在 2008 年达到 AAA 信用等级,为降低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大家同样借钱,城投公司借的钱比别人借的便宜,这就是低成本融资。”


公司高度重视债务风险控制,在制定投资计划时,公司会考虑未来资金的平衡;在扩大项目融资比例时,注意及时补充资本金。债务期限结构会影响到偿债风险,因此城投选择了以长期债务与项目相匹配的模式,长期债务占到总债务的 80%以上,有效地减少了短期债务的偿还风险,同时以“削峰填谷”方式设计还款计划,平衡各年度的偿债压力。


“我们这里一年进出的资金,有几百个亿,所以资金的安全非常重要。一直以来,在‘钱’的问题上,上海城投不敢马虎大意,一直兢兢业业。” 城投历任领导始终坚持:“因为我们捍卫的不是城投的信用,而是上海的信用。”


上海城投的投融资业务探索发展,可谓是我国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缩影。30 年来,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每一次改革,都给予了上海城投不同的定位。在积极拥抱变革,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城投仍然坚守着初心——服务这座城市,服务这座城市的人民。


伴随着改革大潮,和上海的发展,上海城投从依靠政府资产划拨注入,逐步成功转型为投融资一体的企业集团,通过投融资创新,使得公司可以融来充足的资金,投往更多优秀的城建项目,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它的成功,也证明了“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模式行之有效。


在这一过程中,替政府融资的职能变了,但服务政府的功能不变,作为专业投资公司,城投具有与生俱来的与政府的血脉联系,理解政府的意图会更贴切,从原来的行政关系变成市场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将政府作为市场对象进行服务;城市开发建设主业不变,变的是获取项目的方式,更多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代建制等市场化方式承接项目;融资功能不变,变的是融资方式,从以往“做了再算”的政府指令模式转为“算了再做”的企业核算模式,既保证地方发展适度超前,又做到债务风险可防可控。



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坚守,上海城投一路走来,始终善用改革的思想、市场化的理念,一步一步修炼内功,行稳致远。30 年的勇立改革开放潮头,城投人在投融资领域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历史。展望未来,伴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秉承上海城投独有的投融资之道,这条城市建设投融资的探索之路,城投人将走得愈发顺畅,也愈发坚定。